法國《夏朗德日報》日前報道稱,中國深圳海關在檢查一批進口干邑葡萄酒時發現塑化劑含量超標并扣留了此批酒,其中包括人頭馬、卡慕(Camus)和法拉賓(Frapin)等三個法國干邑白蘭地酒品牌產品。
人頭馬、卡慕官方作出回應稱產品質量符合標準,但回應聲明中只字未提“塑化劑”。
法國某葡萄酒莊莊主接受21世紀網采訪時表示法國的AOC制度對于每個酒莊從葡萄的種植到釀造過程都有明確的規定,從過程中就可以保證產品品質。并看好未來中國的葡萄酒市場,相信不會此事件受負面影響。
酒商回應不提塑化劑
法國《夏朗德日報》日前報道稱,中國深圳海關在檢查一批進口干邑葡萄酒時發現塑化劑含量超標并扣留了此批酒,其中包括人頭馬、卡慕(Camus)和法拉賓(Frapin)等三個法國干邑白蘭地酒品牌產品。
報道稱,根據中國方面的檢測,一些干邑白蘭地陳釀被檢出塑化劑殘留值可能超過30mg/kg,高于中國給出的標準數倍,因此被滯留或退回。
3月3日,21世紀網致電深圳出入境檢驗檢疫局了解相關情況,其新聞辦工作人員稱:“這些事情我們需要向國家檢驗總局報告了情況之后才能統一通報的。”該名工作人員在電話中未透露更多細節,但并未否認存在這一事件。
3月4日,法國卡慕酒業集團及人頭馬公司均通過官方微博回應稱,今年1月中國對國產和進口食品實施新的監督措施,產品需獲得有關證書后再通關。新政增加了產品過關的復雜性,通關程序的修改導致進口延遲。
對于人頭馬的官方回應,深圳海關表示確有此事。3月5日,深圳海關宣傳科曹科長對21世紀網表示,欲了解詳情可查詢人頭馬的申明,并否認深圳海關扣留一批洋酒。
有媒體報道稱2012年12月28日,中國出入境檢疫檢驗局正式開始增加塑化劑檢測項目,并將進口酒、乳品、肉制品等5類商品列為重點監管商品。2013年1月下旬,進口商們正式收到了監管部門要求遞交塑化劑第三方檢測報告的通知,從2月1日起正式執行。21世紀網就此向深圳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求實,但未得到回應。
對于此次滯留風波,卡慕與人頭馬兩家酒商強調稱“沒有任何中國政府部門對產品的質量提出質疑”、“產品符合進口國家的標準”,并對媒體質疑的塑化劑含量較高這一問題未給予回應,對于掀起風波的關鍵詞“塑化劑”更是自動屏蔽,通篇未提及。另一涉事酒商法拉賓尚未對此事件作出公開回應。
法國酒商看好中國葡萄酒市場
據媒體報道,法國干邑地區的白蘭地酒每年銷往中國市場的數量超過4000萬瓶。
近年來,隨著保樂力加、帝亞吉歐等洋酒巨頭大舉進入中國市場,國內進口酒消費市場逐漸培育成型。除了外資酒業集團直接在中國注冊設立子公司,更多的品牌通過授權國內代理商、經銷商進入中國市場,貨源渠道繁雜。
據媒體報道,有業內人士認為,進口報關抽檢難以覆蓋所有理化、微生物指標,質量把關可能存在漏洞。此次名牌干邑白蘭地被疑塑化劑嚴重超標,受影響的可能不僅僅是被曝光品牌,整個進口酒行業或許都將遭到重新審視。
接連受到塑化劑事件、中國打擊三公消費、經濟疲軟等因素影響,春節期間酒類銷售情況已不盡如人意。如今洋酒又被爆出可能存在質量隱患,但法國某大型葡萄酒莊莊主表示依舊看好中國的葡萄酒市場。
“短期看,限酒令對于高端商務用酒會產生一定的沖擊。但從長遠角度來看,中國的葡萄酒市場正處于一個快速發展的過程,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接受并愛上葡萄酒,這種趨勢不會改變。而且,限酒令也為社會提供了一個反思中國傳統白酒文化利弊的契機,這也為葡萄酒文化的進一步普及帶來機會。所以從長遠角度看,對于葡萄酒產業,反而是個利好。”
該莊主向21世紀網表示:“法國葡萄酒在出口至中國前,法國COEA實驗室(成分分析實驗室)會按照歐盟統一的成分標準對產品所含成分及含量做詳細檢查。”
法國進口酒進入中國時,是否按照國內標準進行塑化劑檢測?該名莊主回答,“進入中國市場我們同樣要經過嚴格的檢驗,由商檢部門按照國內統一標準進行監測。”
近日,法國某電視臺也就此話題進行了報道。報道稱中國市場的重要性以及近期阻止法國干邑白蘭地入境的決定,已經在干邑當地引起恐慌。因此很多干邑白蘭地產業鏈的從業人員都急著向實驗室咨詢,如何使他們的產品相關物質殘留值符合中國新標準。